《净心诫观法》界诠法师 宣讲(113)



《净心诫观法》113


  【虽有此益勿生一念六相之心,譬如幻人为幻说法,若见我说,彼受我化,则有我人众生寿者,即是魔心、生死之心、障碍之心、自缠缚心。汝但发起菩萨之心莫生怯弱,譬如百疋之经始纬一丝,虽未成疋非不贯摄,得其头绪即是发趣起作之始,渐渐累功自至端疋】

  虽然度化众生,我们不能起执着之心,行六度又有六度之心,那是不可以的。就是说如幻如化的。

  《金刚经》里面说,如果以为有众生可度者,以为有国土可庄严者,都是着人我众生相;若着相,则不究竟,不是真正的菩萨。所以说如果取相,那就是魔心。

  “百疋”就布匹,布匹是很多缕线所组成的,但总是要从第一条线,第一根丝开始。佛道虽然长远,“千里之路,始于跬步”,你总是要从开始起步的嘛,渐渐积累功德。


 【利他六度者为除他恼,自行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定、慧等亦复如是,先自行道然后化他,他即信伏;自造恶行教他作善,信用语者无有是处。或口勤说十二部经,方便善巧种种譬喻,令人信解;或以身劝自修万德一切善业,令他仿习;或以意劝思念教导,作易解章句布施众生,利他诵持起正信解,名为利他】

  禅定智慧等,先要自己行道,然后再去“化他”,自己造恶却教别人修善,这种人说话是没有威信的,你自己要先做到,行菩萨道应该这样,那叫做利他。


  【说法解释五乘,自成辩才净於口业;善现威仪恭敬礼拜供养三宝,勤苦利他自成相好净于身业;若念众生迷惑忍苦,思欲救济净于意业。利他令众生净信,反资己身成三真业】

  五乘教法:指人乘、天乘、声闻乘、缘觉乘、菩萨乘,这是五乘的次第。菩萨是百劫修相好的,相好庄严才能够摄受众生,如果说他自己都是残疾、根不具足,众生就很难信受他的教化了,所以说要修相好,就是修净业。念众生处在三界中受苦,要思欲去救度他们,净於意业利益他。令他生净信。

  你教化他,等于自利利他。我们去帮助别人,通常来说,帮助别人等于帮助自己,你赞叹别人等于你赞叹自己,你诽谤别人等于你诽谤自己,讲是非,自己就是是非人。不是这么一句话吗?我们帮助别人,别人就会自然帮助我们,这就是身口意三业清净。


  【明知利他还是自利,虽复利他恒自益己,然受化者非不蒙润。若化百千无数众生,智慧转增渐成四辩,不同财施损减竭尽。说法之时不念财食,是故世尊说法,未曾先说后受供养。教化功德高于须弥深于巨海,以此利他之因当成佛果,能如是学,名广大净心】

  接受的人没有不得到利益的,叫做蒙润。“四辩”就四种辩才,法无碍辩、义无碍辩、词无碍辩、乐说无碍辩,就成就这样的辩才。智慧布施和财施不一样,财施会损减、会用完的,用完了就没了。

  说法以法布施,当然就不要念于财食。是故佛说法,他不是这样讲贸易的,远离邪命。教化众生的功德是很大的,令众生信解成佛道,有无尽无边的功德,能修学这些菩萨行为就是广大净心。


……下回待续





自皈依佛 当愿众生

体解大道 发无上心

自皈依法 当愿众生

深入经藏 智慧如海

自皈依僧 当愿众生

统理大众 一切无碍 和南圣众


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

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

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

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


南无阿弥陀佛

南无阿弥陀佛

南无阿弥陀佛


阅读原文